天天热消息:海德股份个贷不良“AI+司法”优势获长城股权基金资金认可
6月8日,海德股份(000567)(000567.SZ)公告出资成立合伙企业,开展个人信用类不良债权收购与处置业务的消息。
(相关资料图)
联合头部机构共建生态圈
具体来看,海德股份全资子公司海德资管与长城(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股权基金”)、维思德投资发展(海南)有限公司、芜湖长城百川归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签署合伙协议,共同成立芜湖长城维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开展个人信用类不良债权收购与处置业务。海徳资管作为劣后级有限合伙人出资2400万元人民币,出资比例约30%,其他合伙人合计出资5600.0001万元人民币,出资比例约70%。
此次成立的合伙企业将主要通过直接投资底端项目的方式开展投资,并可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引入其他财务投资者、产业投资人共同参与个人信用类不良债权投资,最终为债务人化解债务风险,为合伙企业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海德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与长城股权基金等设立合伙企业开展个贷不良业务,有助于公司加快在个贷不良资产领域的投资布局,联合行业头部机构共建个贷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的生态圈,扩大公司个贷不良资产管理规模,能够加快公司实现轻资产经营,不断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AI+司法应用或成个贷不良业务新趋势
自去年底个贷不良资产转让政策大幅放开以来,个贷不良资产供给和处置需求明显增多,各种利好不良资管的政策不断出台,海德股份凭借稀缺牌照优势、借助“大数据+AI技术”快速启动个贷不良业务,目前已形成“资产收购+后端处置”全链条、专业化、批量化、智能化的处置能力,在个贷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特别是司法处置领域已取得领先优势。
具体来看,AI技术方面,太平洋证券研报显示,海德股份的C端个贷业务已实现全流程的系统和与人工智能化,旗下峻丰技术拥有个贷不良批量法诉的16项软件著作权,形成了资产估值、资料梳理、OCR识别、文书自动生成、批量诉讼/保全、资料归档等多个功能板块的全链条个贷处置系统。海德股份使用的AI模型属自主研发,大幅提高了C端业务规模及效率。
需求场景方面,分析师认为,AI+金融司法是目前人工智能应用中,少数能迅速实际应用并有所产出的场景之一。近几年法院案件出现井喷式增长,但法院编制人数却没有太多增加。最高法2022年12月9日就发布了《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为AI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制定了初步的规则。AI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司法人员工作负担,提高司法效率,也有助于促进类案同判,保障司法廉洁。
2023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成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鼓励利用法律途径,通过多元调解的方式,采用包括诉讼、保全、司法调解等司法途径开展处置工作,分析师认为,这就引导未来个贷不良处置模式必然将从传统催收向AI司法处置模式转变。
作为从去年8月就开始借助“大数据+AI技术”快速启动个贷不良业务的地方AMC企业,海德股份具有先发优势。随着个人信贷资产管理赛道的持续扩容、公司提前布局AI科技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分析师认为,C端个贷不良业务有望打开公司业绩第二增长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