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不需要歼-35了”,美专家语出惊人,歼-20也要过时?
文/君剑
最近,美国《外交官》杂志刊发了美专家瑞克的文章,其中提及了歼-20隐形战斗机的“再次升级”,以及“大批量产”。
(长春航展,歼-20和其他机型一起亮相)
(相关资料图)
瑞克的文章说了很多,他认为WS-15发动机将提供更优异的性能支持,而歼-20的产能也将进一步扩大,未来可能达到“每年100架”。歼-20的产量开始超过美国的F-22(187架),并可能在2030年前后达到“1000架”。瑞克认为,随着歼-20的加速发展,歼-35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再加上有了新型无人机技术,中国可能不需要歼-35了。另外,他还提及六代机的发展,并认为中国可能有新目标,歼-20可能作为“5.5代机型”,扮演过渡角色,这似乎是暗示未来歼-20也会“过时”。
(歼-35)
瑞克的评论给人“语出惊人”的感觉,但事实上却没有说服力。因为文章对歼-20的猜测,本身就是建立在臆想之上。中国生产多少歼-20,取决于实际需求,这是有计划的,不是说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同样地,歼-35项目是否会落实,也取决于实际需要。瑞克认为歼-35处于“沉默状态”,但这并不代表没有研发。也有观点认为,有了双发重型隐身战机歼-20,歼-35确实“不那么重要了”。这过于武断,首先按照高低搭配的原则,多研发一款中型五代机,是有意义的;其次,美国自己不就吃了F-35的哑巴亏,美国海空军共用F-35,效果并不理想;第三,歼-35主要是作为海军舰载机,影视作品里面我们可能看到歼-20上舰,但现实中可能还是需要歼-35。
(F-35和F-22)
解放军海军在宣传片《逐梦海天》中也有展示一个镜头,那就是一款新战机的模糊身影,虽然不能确定那就是歼-35,但是从现实来看,研发一款第五代隐形舰载机,是有必要的。歼-15已经足够成熟了,未来肯定需要类似于歼-35这样的型号。
至于瑞克提到的六代机,他认为美国空军的NGAD计划可能面临“中国的竞争”。这就很离谱,美国可以研发,中国就不可以了吗?如果按照生产研发并行的原则,歼-20已经服役了,现在发展六代机,不正是时候么。
(臭鼬工厂疑似展示NGAD方案)
而且美军正是在六代机的发展上恢复了“各自经营”的路径,虽然美国空军提出了NGAD计划,但美国海军也有F/A-XX项目。毫无疑问,美国自己也承认不能“一条腿走路”,尤其是考虑到海空军的需求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案,以满足不同的情况。
(不一样,不一样)
所以说歼-35还没服役就过时,这并不一定符合现实。当然,也有可能未来会出现更新的方案,歼-35既然是一种研发中的型号,就有可能与时俱进。而且,提起歼-35,我们往往会想到FC-31,如果FC-31像F-35和俄罗斯的苏-75一样用于出口,那也是一条路径。
(就算搞个出口五代机也挺好的啊)
总结来看,美国专家的话,并不能代表实际情况。甚至还有点“忽悠”的意思。因为研发一款新机型本来就不容易,没有说随便就不要的道理。而美国自己的行为也说明,“两条腿走路”更靠谱。美国空军想用NGAD接替F-22,美国海军想用F/A-XX取代F-35,这已经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