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视 > > 正文

永遇乐考什么福建省怎读

2023-04-14 07:22:30 来源:壹壹高考网

1、永遇乐考什么

必修10篇

1.《《论语》十二章

2.《劝学》(《荀子》)

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相关资料图)

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5.《师说》(韩愈)

6.《阿房宫赋》(杜牧)

7.《六国论》(苏洵)

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9.《赤壁赋》(苏轼)

10.《项脊轩志》(归有光)

选修10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2.《报任安书》(司马迁)

3.《过秦论》(上)贾谊

4.《礼运》(《礼记》)

5.《陈情表》(李密)

6.《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潜

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9.《石钟山记》(苏轼)

10.《登泰山记》(姚鼐)

诗词曲40篇

1.静女《诗经》

2.无衣《诗经》

3.氓《诗经》

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5.《短歌行》(曹操)

6.《归园田居(其一)》陶潜

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9.《山居秋暝》(王维)

10.《蜀道难》(李白)

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2.《将进酒》(李白)

13.《燕歌行》(高适)

14.《蜀相》(杜甫)

15.《客至》(杜甫)

16.《登高》(杜甫)

17.《登岳阳楼》(杜甫)

18.《石头城》(刘禹锡)

19.《李凭箜篌引》(李贺)

20.《菩萨蛮》(温庭筠)

21.《锦瑟》(李商隐)

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23.《望海潮》(柳永)

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7.《登快阁》(黄庭坚)

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30.《声声慢》(李清照)

31.《书愤》(陆游)

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39.《长亭送别》(王实甫)

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2、福建省永遇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

(1)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2)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4)“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5)“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6)“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7)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8)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一位神祗来奉祀供奉,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9)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即屎)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赏析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坐镇东南,击退强敌;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气吞万里。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就是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冒险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古文岛APP客户端立即打开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a7900666497f.aspx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3、永遇乐怎么读

怀古诗:

是指因登临古地旅游、凭吊奇迹,回想旧事,触景生情,抒发感伤而创作的诗。——擅长情形融合。

怀古诗的布局结构为:临古地——思前人——忆其事——抒己志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浏览史乘或旅游奇迹时,有感于汗青人物的功过或汗青事务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颁发评论,以汗青事务、汗青人物、汗青痕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纪念奇迹激发出对时局或本身出身的共识,到达感伤兴衰、依靠哀思、托古讽今等目标。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代表作家:

魏晋期间的左思,唐朝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干、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动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绩的咏史年夜家。

2、【情势标记】

标题中有奇迹、前人名;或在奇迹、前人前冠以“咏”;或在奇迹、前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奇迹》

3、【怀古诗的布局】临古地——思前人——忆其事——抒己志

4、【咏史怀古诗的意象】

A.前代的国都:咸阳、长安、金陵、苏州、洛阳、汴京

B.产生太重年夜事务的地址: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汗青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后庭花》

5、【咏史怀古诗的意境】 或雄壮壮阔、或涵蓄沉郁

6、【咏史怀古诗的常见内容及感情】

描述此地面前的衰落、冷落、萧条,或描写汗青事务的颠末,抒发感伤;

⑴感伤壮志难酬或明珠暗投,面临前人功业的流逝,抒发光阴不再,韶华易老,而本身功业无成的感伤。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年夜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故垒西边,人性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山河如画,一时几多好汉!

遐想公瑾昔时,小乔初嫁了,英姿英发。羽扇纶巾,说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祖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⑵感伤国运陵夷,感伤盛衰无常,感慨昔盛今衰、事过境迁,喟叹古今朝代兴亡转变。

①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落日斜.

旧时名门堂前燕,飞入平常苍生家。”

②唐朝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照旧烟笼十里堤。”

③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祖国方圆在,潮打空城孤单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⑶抒发爱国情怀,揭穿统治者昏庸陈旧迂腐、豪侈淫逸,正告统治者吸收汗青教训,借古讽今,批评实际。

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山河,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骚总被,雨打风吹去。夕阳草树,平常巷陌。人性寄奴曾住。想昔时,雄姿英才,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博得仓促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狼烟扬州路。可堪回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②王安石《桂枝喷鼻·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祖国晚秋,气候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银河鹭起,绘图难足。

念往昔、富贵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往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不时犹唱,《后庭》遗曲。”

③李商隐的《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海角.

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⑷追慕古贤(怀想先贤)的成绩,表达敬佩之情;

表达本身巴望像前人那样立功立业的表情或功业无成的感伤,

如杜甫的《蜀相》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全国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⑸对汗青作沉着的理性思虑,颁发本身的看法,归纳汗青纪律等,

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后辈多才俊,

东山再起未可知。”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影视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